新聞中心 NEWS CENTER
2021-08-16
跨越時空的感觸、傾聽和交流

在讀書中體會成長,在心靈震撼中收獲希望,和大家思想碰撞中總結提高,使我在工作中能夠借助讀書的支點,找到自己從業的初衷。

                       ——題記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的扉頁中,是晚年的朱光潛獨自靜靜地坐在青石闆上望着來來往往的青年,激起了他對青年時光的憧憬與向往,甚至文章中寫道:他有時會摘一朵小花送給學生。從文字裡,我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對生活充滿熱愛的人。短短幾日的閱讀之旅中,有幸與朱老進行智慧小火花的碰撞,受益匪淺,略有感觸。


在讀書中找尋方向


記得剛剛進入公司的時候,在讀書上有一些懈怠,但是要了解水泥行業,讀書是不可或缺的一種方式,不斷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能力,面對大量專業的書籍時,心裡都有點退縮。總覺得那麼厚的書,自己真的有毅力讀完嗎?但在迷茫中,自己還是咬緊牙關慢慢讀了下去。


在朱老的第一封信中,我找到了答案。“我們可以利用自己零碎的時間來進行閱讀,閱讀量不求多,每日三四頁,一年也可以讀上四五本。”倘若如此堅持下去,單是課餘的時光都會讓我們的精神花園不再荒蕪。但是仍有相當一部分人會以“忙”為借口來為“不讀書”做掩飾,随後作者向讀者列舉出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和革命家孫中山先生在忙碌中抽時間讀書的故事。誰比較忙?看到這裡,我不禁會心一笑。相信我們許多人心裡早已有了答案,我在讀書中也找尋了人生應該努力的方向。


在品讀中播下希望


朱老以發展的眼光來引導我們這些青年人,了解未來人類學問的發展,也就是教導我們要終身學習,而終身學習的關鍵就是養成讀書的習慣。就像中國遭受罕見的傳染性疾病,如果學者和醫生們隻滿足于以前的、現有的醫學成就,而不去探索新的新冠肺炎診療方法。恐怕此刻,我們不會安然的環境去閱讀。由此,書中叮囑我們這些青年人:“但是你如果在讀書中尋出一種趣味,你将來抵抗誘惑地能力比别人定要大些。這種興趣你現在不能找尋出,将來永不會找尋出來。凡人都越老越麻木,你現在已比不上三五歲的小孩子們那樣好奇、那樣興味淋漓了。你長大一歲,你感覺興味地銳敏力便須遲鈍一分。”其實我讀到這裡時,自己的心裡是十分緊張的,我内心深處還是渴望從中體會文字的力量和讀書的快樂的。


在探尋中收獲成長


作為當代的“後浪”,我們不斷探尋未知世界,我覺得利用好自己的光陰去尋找讀書的趣味,便是對人生最大的負責。更何況在找尋趣味的同時,也能慢慢遠離十字街頭的種種喧嚣,更重要的是幫助我們去尋找讀書的快樂和真谛。


現今是一個浮躁的社會,大多數人們渴望成功。在我們的身邊,真正能靜下心來讀書的人卻越來越少。在十字街頭,我有時也常常迷惑自己是否丢掉了自己的本心。但在《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中,我獲得了心靈的慰藉,這種慰藉來源于其中富含哲理的忠告,來源信中旁征博引、融合貫通的寫作特色。此時的我猶如一隻鳥兒,在籠罩着迷霧的森林裡找到了飛行的方向。


                                                                                   (試驗  餘揚)


  所有标簽  常州網絡公司中環互聯網設計制作  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9-2024 盤固集團 版權所有